01-DSCN3807.JPG   

(本文同步發表於「 SJKen 的美食與旅行手扎」,觀展行體驗是版主拜訪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不具任何商業促銷意圖。)  

 

 

接續上一篇,走過了花博公園美術館區,一路順著綠蔭大道前行,經過了台灣精品館後,來到了位於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的台北市立美術館,一座讓喜歡親近藝文活動,提升心靈養份的好去處。

02-DSCN3795.JPG03-DSCN3790.JPG04-DSCN3796.JPG05-DSCN3875.JPG06-DSCN3872.JPG07-DSCN3801.JPG08-DSCN3799.JPG09-DSCN3800.JPG10-DSCN3874.JPG11-DSCN3886.JPG12-DSCN3805.JPG13-DSCN3884.JPG14-DSCN3885.JPG15-DSCN3804.JPG16-DSCN3819.JPG17-DSCN3798.JPG18-DSCN3871.JPG19-DSCN3873.JPG  

 

這天在北美館前戶外廣場,有一項X-site計畫藝術展出「未知的質域」,由共時書寫建築工作坊與人嶼Legacy Lab International共同策展(詳細介紹請參看北美館官網 http://ppt.cc/TsCtx

 

「X-site計畫」是臺北市立美術館結合建築(architecture)與活動(event),探討建築元素如何重塑「廣場公共性」的藝術實驗計畫,每年透過公開徵件與評審,遴選出一件首獎作品設置於本館館前廣場。 

 

2014年計有31個團隊參加徵選,經過初審及複審之後,產生2015年第二屆的首獎作品「未知的質域」,由「共時書寫建築工作坊」成員邱裕文、許偉倫兩位獲得。本作品從建築藝術家陳其寬先生的繪畫得到靈感,加上新生代建築人嚐試將歷史上對古城的想像,演變成一座介於物質與非物質間的會面場域,回應今年X-site的主題「會面點」〈Meeting Point〉。

 

展期原本是從2015425日至6月至2015712日,於北美館前戶外廣場展出,但原定展出至這週日,昨天不巧剛好碰到昌鴻颱風來襲,為安全考量誓必拆卸,展期也提前在2015年7月10日結束。

 

當天一走到北美館的正門,從台階開始,整個戶外廣場一路到被北美館門口,便被許多張或白或黑或如沾墨的布幕穿梭交疊所掩蓋,在光影婆娑之間,又看到了有木質建構的走道與迴廊,人們的身影穿梭其間,散發著一種既神秘、私密性與窺視的奇特氛圍。

54-DSCN3840.JPG20-DSCN3802.JPG21-DSCN3841.JPG26-DSCN3803.JPG27-DSCN3806.JPG28-DSCN3833.JPG   

 

首獎團隊提出的材料感知與實驗方式,給予城市公共空間,一項非常經驗,透過紙牆和線纜的展開,以及人們視點與動態的移動,創造一個隨機而生的會面點;連續開展的群山,錯向並置的街道與廣場意像,層層疊疊出充滿詩意的經驗迷宮,看似巨大的存在,然而卻輕透飄浮。 

 

觀展的人們置身其間,在層層交錯重疊的布幕中,保有一處屬於自己保有獨立空間的私密性,潑墨布幔給人一種走入時光倒流的隧道,回到了武俠小說中的武林江湖,那種恣意任俠的暢快淋漓,卻又隨著風吹日照一瞬間,從古代回到了現代,窺見了或與其它與自己交錯的尋幽人群交錯相遇,是一種很獨特的五體感官經驗! 

 

未知的質域 (The Texture of Uncertainty) 

材料:複合紙材、墨、紡紗、杉木板、鋼材、鍍鋅鋼索

總面積:630平方公尺


尺寸:60.2m(W)x 26.8m(D) x 8m(H) 

藝術家:共時書寫建築工作坊〈邱裕文X許偉倫〉 

製作團隊:舒應雄、陳彥昇、任乙天、王文君、蔣馥聯、林佑丞、樓芃成、簡瑞穎、張瑜珍、董舒婷、王子維、趙婉妤 

協力:築遠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肯緒照明設計公司、中原大學建築系

 

22-DSCN3863.JPG23-DSCN3864.JPG 24-DSCN3865.JPG25-DSCN3866.JPG   

「未知的質域」以240張紙,740公尺纜索,在面積達630平方公尺的範圍內,創造出代表山、城、室的139個空間意像,參觀者可在纜索構成的多重視點導引下,自由穿梭於如迷宮般的裝置中,並與未知的人事物相遇。纜索連結的內部終點,是由五座不同隱喻的「城市遺址」結構體所組成, 它們提供參觀者在參訪過程中的視覺引導。

 

隨風飄揚的層層布幔,既是象徵人與人之間的隔閤,卻又是引領一個人尋找知音共鳴的指引,因為一切都是未知,穿梭其間的人們只能各自摸索相互碰撞,也因此擦出千萬種會面點相遇的可能,某種程度上,一如網路時代的人們,表面資訊取得迅速容易,但卻也在網海中有如瞎子摸象般的迷茫失落,人們既享受保有私密的獨立自主,卻也不由自主地任由大數據時代的擺弄。 

29-DSCN3867.JPG30-11403137_928243663900106_6999286739720441885_n.JPG31-11225158_928243683900104_1884287719230041448_n.JPG32-11665586_928243790566760_515409195784361138_n.JPG33-11692698_928243830566756_2344679047907892304_n.JPG34-DSCN3868.JPG35-DSCN3869.JPG36-DSCN3822.JPG 37-DSCN3870.JPG38-DSCN3808.JPG39-DSCN3809.JPG40-DSCN3854.JPG41-DSCN3847.JPG42-DSCN3810.JPG  

展覽中作為城市中未知事件的發生舞台。裝置的中心點,是由結構體所圍起來的「小廣場」,除了可提供不定時的演出需求,緩丘般的造型,邀請參觀者佇留,可躺可坐,形成另一層內部地景。 

 

於是參觀的當天,就看到不同年齡的組合,親子、同學、情侶、夫妻置身其間,有的忙拍人,有的忙自拍,有的站立,有的坐下,當然也有形單影隻專心欣賞這有如迷宮般的布幔公共造景,不管是成單還是成雙,都在某一時刻,在這「未知的質域」中,展現了自己與藝術家建構的作品之間的時空互動,饒富趣味! 

72-DSCN3820.JPG73-DSCN3825.JPG74-DSCN3826.JPG83-DSCN3855.JPG84-DSCN3856.JPG85-DSCN3857.JPG86-DSCN3858.JPG87-DSCN3859.JPG88-11052872_928243753900097_4238569397969945206_n.JPG  

 

可時而透過紙上的墨彩,感受山嵐樹影,時而穿越在斑剝老城的小徑中,與陌生的探索者擦身;時而可在城市的小廣場與群眾一同欣賞表演,也可以獨自轉身進入層層疊疊的房間內,深深地自我探尋。 

 

喜歡這些染墨的布幔,從純白到沾墨再到暗黑,彷彿暗喻著人的一生,從年少的單純追求完美,到畢業進入社會大染缸,在夢想與名利的追逐中,逐漸地失去了自己的本心,妥協看似不再完美無污,卻也是見証現實世界中的真實模樣,有人因此沉淪,有人卻能始終清高自持,不管完不完美,都是人生社會百態的真實呈現,從挫折中重新尋回再生的希望與勇氣,最後擺脫所有俗世的塵囂污染,直飛青天朗朗的雲端。

52-DSCN3846.JPG53-DSCN3827.JPG55-DSCN3848.JPG56-DSCN3843.JPG57-DSCN3811.JPG58-DSCN3850.JPG59-DSCN3851.JPG60-DSCN3816.JPG61-DSCN3815.JPG62-DSCN3834.JPG63-DSCN3829.JPG64-DSCN3830.JPG65-DSCN3832.JPG66-DSCN3842.JPG67-DSCN3849.JPG68-DSCN3831.JPG69-DSCN3852.JPG70-DSCN3817.JPG71-DSCN3835.JPG72-DSCN3820.JPG54-DSCN3840.JPG

 

本作品透過光影、空間、路徑、材料及人事的相遇,進行多層次互動,參觀者在真實與想像間,自我與群體間,體驗多樣且自由的會面經驗。

 

觀展中走走停停,有時看著地板木台,有時抬頭仰望青天,勾起了許多年少的記憶,感受著周邊穿梭著的陌生人群,在他們身上探尋著對藝術文化的共同嚮往的氛圍,陌生的冰冷,此刻有了共同興趣的無言交流,隨著清風光影在層層疊疊中流轉。

75-DSCN3836.JPG76-DSCN3860.JPG77-DSCN3861.JPG78-DSCN3862.JPG79-DSCN3814.JPG80-DSCN3837.JPG 81-DSCN3838.JPG82-DSCN3839.JPG  

「共時書寫建築工作坊」透過溝通與整合,把「未知的質域」素材的製作與工法,帶進「工藝」精神,以呼應「X-site計畫」提倡創作的核心概念。在工藝表現過程中,建築工作坊與不同產業的核心知識進行合作,包括:樹火紙文化基金會的製紙經驗,恆儀發展實業對材料複合的技術,以及志堅工業的精密鋼構與膜構造的知識,最後由建築工作坊將之整合並轉化成此次作品的內涵。 

 

透過建築工作坊「創作」與「研究」並行的目標,並藉著「X-site計畫」強調跨領域結合的藝術實驗精神,希望能展現本土工藝的創新能力。「未知的質域」也在展覽期間,結合北美館星光夜〈週六夜〉包括:音樂、影像、戲劇、舞蹈等藝術形式表演,以激發作品中更多樣的未知面貌。比較可惜地當天因時間有限,就沒留下來體驗星光夜與其他形式藝術表演的碰觸火花! 

43-DSCN3821.JPG44-DSCN3812.JPG45-DSCN3813.JPG46-DSCN3823.JPG47-DSCN3824.JPG48-DSCN3828.JPG49-DSCN3844.JPG50-DSCN3845.JPG 51-DSCN3818.JPG  

 

 

 

 

台北市立美術館


地址:10461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服務電話:(8862) 25957656

 

傳    真:(8862) 25944104

 

電子郵件:info@tfam.gov.tw

 

北美館官網:http://www.tfam.museum//index.aspx?ddlLang=zh-tw

 

「未知的質域」戶外公共地景展覽活動官網:http://ppt.cc/XKvLB

 

參觀時間:

週一

休館

週二至週日

9:30-17:30

週六

9:30-20:30

週六17:00後免票參觀

票價

週六全日憑學生證免票參觀 → 本館「學習日」。

週六17:00-20:30免票參觀。

週二至週日17:00後停止售票免票參觀。

本館地下樓展區與兒童藝術教育中心免票參觀,其餘一樓至三樓展區皆為購票入場。

 

<觀展須知>

展場內請勿攜帶食物、飲料、雨傘、寵物入場。 

 

展場內禁止觸摸展品。

 

入館參觀請遵守參觀秩序,共同維持參觀品質。

 

為維護展場參觀品質及安全,入場參觀前請收妥您的自拍設備。

 

展覽作品除特殊聲明外,原則上同意在不使用閃光燈及腳架之情況下,適度開放拍照。

 

<購票須知>

 

購買優待票或免票入場者,應出示得證明其身分之相關證件,方得享受優惠。

 

本表所稱門票,不含與民間單位合作之特別展覽活動所出售之票券。

 

請勿自行撕除入場聯,以免無法入場觀展。

 

票券若因遺失、破損、燒毀等因素,導致無法辨識,恕不補發、退換,請務必妥善保管。

 

<票價詳細資訊>

http://www.tfam.museum/Common/editor.aspx?id=57&ddlLang=zh-tw

 

 

(註) 本文中介紹的圖片與文字,版權歸屬SJKen 個人所有,未經本人書面同意,請勿任意引用、分享、轉載與下載,盜文必究。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J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