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Giga Circle」,美食體驗分享,是版主食用後個人主觀感受,口感因人而異。)
前些時候經過7-11便利連鎖超商台北市捷站門市,剛好進行買2瓶可進行電腦抽獎的活動,就帶回兩瓶我超愛的「統一麥香水沙連風味紅茶」,打了79折真划算,帶回家丟到冰箱裡,等到一整個冰透後再拿出來喝!






瓶身包裝還有清楚的生產相關與包裝資訊,如果消費者有任何問題,也能撥打客服專線進一步查證。




愛喝茶不能光喝,也該花些時間去了解茶飲背後的歷史與起源,這樣一方面喝得安心,也更能理解這茶的特色。所以我上網去查了 「統一麥香水沙連風味紅茶」的品名「水沙連」的由來。
所謂「水沙連」是早期居住在台灣西部平原的平埔族對南投內山的一種稱呼,其發音為Soalian,漢人譯為「沙連」,後來因其範圍內有一水潭(今日月潭),因而加「水」合稱為「水沙連」。
其範圍從現今的竹山至埔里,涵蓋竹山、集集、鹿谷、水里、魚池及埔里等鄉鎮,但是目前一般人所稱的水沙連,通常都是狹義的,也就是指日月潭附近的區域,包括魚池及埔里。
南投縣魚池鄉是台灣紅茶的主要產地,向來有「紅茶故鄉」之稱,從日治時期開始,日人就將阿薩姆大葉種的茶樹引進當地種植,並在日月潭畔的貓蘭山上成立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至今,因而開啟了魚池鄉的紅茶產業,而源自南投縣魚池鄉的水沙連茶,其實發源得更早,距今已經有300餘年的歷史了!
早在清康熙36年(公元1697年)時,在郁永河所著之《番境補遺》中曾記載:「在水沙連山區,有丈高的野生茶,漢人利用焙製茶葉。」。
清康熙56年(西元1717年)時,在《諸羅縣志》中也曾記載:「水沙連內山茶甚夥,味別色綠如松蘿。山谷深峻,性嚴冷,能卻暑消脹…」。
另外,在《淡水廳誌》中亦有以下的記載:「貓螺內山產茶,性極寒,蕃不敢飲。」,所謂的貓螺內山,一般相信指的就是水沙連內山。
因此,水沙連內山無疑是台灣茶葉最早有文字記載的地區,其產茶的歷史已經有300餘年的歷史了,但過往然而300餘年來,關於水沙連紅茶的發展歷史,在地方上,並沒有一本系統而且完整的書刊記載,直到2009年9月由在魚池鄉出生,在南投縣十分活躍的文史作家潘樵老師出版的《水沙連紅茶》一書,才有了系統性的介紹,想進一步了解水沙連茶的朋友,可以去買來閱讀。
在了解了水沙連紅茶的身家背景後,就更能享受這甘甜的沁涼好滋味!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