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步發表「SJKen 的美食與旅行手扎」與SJKen「FB粉絲頁」,燈會展覽體驗是版主參觀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不具任何商業促銷意圖。)
今年台北元宵燈節因為有12區的小型燈展變得更熱鬧,這篇要帶大家造訪位於台北市中正區武昌街一段14號的「台灣省城隍廟」。當晚來到重慶南路一段與武昌街一段交叉口,便被街口巨大的拱門與光海隧道所吸引,走進武昌街一段一路前行到明星咖啡廳,對面便是今夜的主角「台灣省城隍廟」。
「台灣省城隍廟」位於台北市中心,與城中市場緊鄰,香火頗盛,除迎神外,省城隍廟依台灣民間信仰,仍有拜斗,光明燈,水懺等宗教活動。廟前偌大的招牌,傳統燈籠一字排開十分壯觀,燈火通明吸引不少遊客前來祭拜拍照。
走進廟宇正殿,會看到掛有全國少見的由左至右「橫式書寫」匾額。該匾題為「威靈顯赫」,依照廟方說法,台灣省城隍尊神開基奉祀迄今,因佰餘年來鞏固國都金湯有功、普濟眾生功成果滿,遂於歲次壬辰年(2012)上元節受上蒼授旨勅封「昇福明靈王」之國都級城隍爵位神格,並敕旨三界萬靈知悉。
「台灣省城隍廟」顧名思意是一間主祀「城隍」的廟宇,建造於1881年,中間幾經起落變遷,1945年10月25日於現址恢復公開祭祀,1947年11月重興現況迄今。
台灣現有的城隍信仰,是結合道教、佛教與儒教的民間信仰,最早在台北市漢口街一帶有廟,奉祀「台北府城隍」,稱為「台北府城隍廟」。
日據時代,城隍廟因故被拆,二次大戰結束後,信眾在武昌街重興「台灣省城隍廟」,主祀「敕封昇福明靈王台灣省城隍尊神」之外,也奉祀觀音、濟公等神祇,當晚走進廟內右手邊便是莊嚴慈善栩栩如生的觀音法相,桌前香花供果十分繁盛。
「城隍」是唯一有階級之分的台灣主要神祇,一開始,階級封號皆沿習明太祖洪武二年所敕封頒定。
洪武二年(1369年),封帝都金陵城隍為「福明靈王」,汴州、濠州、鳩州、和州、滁州等朱元璋「龍興之地」城隍亦封為正一品王爵。
其餘城隍各賜爵位:「府城隍」為二品威靈公、「州城隍」為三品靈祐侯;「縣城隍」為四品顯祐伯。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取消城隍爺之爵位,僅稱為某府、州、縣、城隍之神。
明朝以後,民眾一般把城隍歸為下列幾類:都、府城隍(公爵,威靈公):掌管省或府。州城隍(侯爵,綏靖侯或靈佑侯):掌管州。縣城隍(伯爵,顯佑伯):掌管縣。
18世紀的乾隆與嘉慶年間,大量中國泉州與漳州移民定居有淡水河航運、通商之利的艋舺,艋舺因而大為興盛,於是產生了「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
1879年台北正式建府,首任台北知府陳星聚積極整建台北府城。除了興築台北城城廓外,也籌畫於城內建立台北府的文教與政經中心。
1881年,台北府衙門在撫台街後方,府直街和北門街口(即今台北市延平南路與漢口街附近)建台北府城隍廟,而淡水縣城隍則附設在府城隍廟內。該城隍正式掌管台北府,因此神格定為「府城隍」。
光緒十一年(1885)台灣建省,劉銘傳任首任巡撫;光緒十八年(1892)邵友濂巡撫將台灣省會遷至台北府,依制城隍廟併同升格為省級祀典規制。
1895年乙未戰爭後,台灣日治時代開始。當時統治台灣的台灣總督府以市區改正為由,約於明治四十年(1907)拆除城牆,接續台北府城隍廟、台北大天后宮等具有漢文化的中國式建築都遭到拆除。
據城內耆老口述,以及台北市文獻會資料顯示:原清代台北府城隍廟之府、縣城隍神像,一由檀越匿於家中櫥櫃避禍,另餘分遷艋舺地藏庵(現該廟虎邊神龕仍奉祀府、縣城隍各一尊)及大稻埕稻江霞海城隍廟(龍邊側室)暫祀。
其中暫祀大稻埕之其中一尊,即現該廟「府城隍老祖」,後由松山地區信眾迎至松山供奉,於日治時期建立了(松山昭明廟2002年8月8日更名為「台北府城隍廟」)。
故原清代台北城隍廟之神尊,自此分別因因緣不同,於城中、艋舺、稻江、錫口等處繼續發揮神威。
據城內耆老台灣省城隍廟故陳董事口述:城隍爺神祇於日治時期因政治因素,於日治初期至二次世界大戰開戰前,城民仍於每年農曆十月二日前後之假日,以各種不同名義藉機舉辦「食會」,實際是藉機偷偷請出匿於櫥櫃中的城隍爺神像祭祀,以維持維持城隍鎮守城內的傳統。
日本投降,台灣地區的受降典禮於1945年10月25日上午十點在台北公會堂(現台北中山堂)舉行。
城內各界人士同時藉慶祝台灣光復之名義,於武昌街現址搭設紅壇,將藏匿於原城隍會信徒家壁櫥請出,恢復公開祭祀,即現供於廟內殿之『老城隍爺公』,續由城中區區長林阿九、張水銀里長及地方人士,集資向政府申請移撥房舍,重興廟宇。
戰後城內城隍會擲筊選出爐主與頭家的慣例恢復,並增雕十二尊分靈小尊城隍爺,由擲筊獲選爐主及頭家的善信請回鎮宅一年,現奉於廟前殿案桌之金身即是,成立法人後不再選出「爐主」與「頭家」。
據台灣省城隍廟廖董事、胡董事、蘇董事等皆曾表示,往例舊城內信眾每遇家內有喜慶或樺山町、東門、店仔口街等處每年三月下旬輪值,舉辦迎尪公祭典,皆因來廟指名奉請老城隍爺公,前往家中坐鎮賜福,可見舊城頭人、鄉民對老城隍爺的愛戴。
1945年台灣光復城隍信仰恢復公開祭祀,地方仕紳鳩眾在武昌街一段14號原「清淡水縣署舊址」延續香火,重興祀典。
1945年10月將藏於壁櫥的神像,請出公開祭祀,並開始整理廟貌,訂每年國曆10月25日台灣光復節為慶祝聖誕千秋日,依古制隆重舉行「城隍祀典」以示崇敬。
1946年秋塑好鎮殿泥塑寶像,但台灣行政公署當局,因考量本廟廟址接近政府中樞屬性,一度猶豫在此設廟之申請,直至1947年初才允許現址申請使用。
1947年農曆十月重興落成,入火晉座,續雕有一尊木造軟身神像每年10月25日繞境出巡。因當時已無台北府之編制,全台灣的行政單位為台灣省,台北市又是省會,因此將城隍爺定位為「省城隍」,故命名為「台灣省城隍廟」,也就是現名的由來。
據民俗研究者簡有慶於其著作《關渡媽祖信仰及其年例變遷研究》中所述,戰後台灣政府當局推動「統一拜拜」政策。
1951年開始推動「全鄉市鎮統一日期拜拜」。
1953年4月24日《中央日報》報導,城中區統一拜拜慶典係集中於農曆三月廿一日(迎尪公年例)及農曆十月初二(省城隍聖誕)2次,顯見當時重興的省城隍廟年度慶典已是台北城內重要秋季慶典之一。
1959年5月1日中央日報報導,城中區統一拜拜祭典再度修改為「迎尪公及眾神(三官大帝、天上聖母、城隍爺、土地公)祭典」三月廿五日1天舉辦;
1970年再修訂城中區15里統一於「三月廿五統一合辦天上聖母祭典」辦理。
1993年11月政府終於函轉廢止統一祭典政策。
2000年因察覺九二一大地震後鎮殿泥塑像微損,承前立法委員林鈺祥先生協助,央請文化建設委員會(今文化部),推薦台南府城名師北上整復呈現狀,整修期間於鎮殿寶相底座載明「歲次丙戌桂秋塑」(1946年)。
2012年並禮請台南府城郭春福師傅承做傳統王帽、加冠,以莊嚴寶相。
台灣省城隍廟又因為位居總統府博愛特區附近之特殊地理位置,加上光復初期政治氛圍緊張與政府統一祭典政策推動,城民只好設法辦理祭典,因農曆十月初二城隍聖誕位於國曆十月下旬,適逢台灣光復節為國定假日,鑑於本廟老城隍公是在台灣光復恢復公開祭祀之歷史淵源,故廟方頭人就權宜藉慶祝台灣光復節名義為城隍爺辦理慶典活動傳延至今。
後雖有部份信眾提議是否考量恢復農曆聖誕日,但或因城隍爺歷年慣例及假日方便性,幾次請示祂都仍允筊在國曆現日舉辦,傳承迄今已近七十年,成為新式國曆年例,為國內少數幾位過「國曆」生日的神明。
有相關宗教信仰的朋友,如尚未造訪過,可以找時間一訪。
台灣省城隍廟
地 址: 台北市中正區武昌街一段14號
電 話: (02)23615080
FB: 台北市台灣省城隍廟
(註)本文體驗心得文字,版權歸屬SJKen個人所有,未經本人書面同意,不得任意下載、轉載、分享、塗改,或移作商業使用,盜用必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