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同步發表 「SJKen 的美食與旅行手扎」,美食體驗是版主食用後個人主觀感受,口感因人而異不具任何商業促銷意圖。)
去年耶誕節前進行了一趟兩天一夜,從台北松山到宜蘭羅東的小旅行,一大早就有許多搭火車上班的上班族來去匆匆,沿途上上下下,過了瑞芳後就只剩下返鄉的遊子,或是像我這樣的旅人。
那兩天天氣極好,沿途火車行經的風光明媚陽光燦爛,拍了一些芒草風景,順手用手機的影像修圖軟體,變化出一張張別具時光歲月痕跡的照片,挺好玩的。



















約莫是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早上9點半左右就順利抵達羅東車站,因為距離下午3點民宿check-in的時間還早,就從羅東後火車站出站,在羅東轉運站不同的公車車牌前等候,準備前往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逛逛。
等了一些時候,搭上了一部免費的當地公車,司機大哥一路好熱心地解說當地民情,進一步了解不少關於羅東的民生與美食,沒多久就抵達傳藝中心,這時其實我們已離開羅東,身在五結,後來才明白羅東小鎮真的幅員不大,別說騎車,以我住的靠近羅東夜市的民宿為中心點,用走的就能順利前往當地幾個重要景點,包括羅東林場、運動公園,真的蠻有趣的。
當地計程車起跳價比台北還貴,但公車有的免費,有的要付錢,票價也比台北高,班次就像台北郊區的公車,半小時到1小時才有一班,當地人主要交通工具還是機車與私家車。
人們對待外人的態度大都很友善,也住了不少原住民,從一出火車站,就聽到很多原住民同胞特有的說話腔調,很親切!














公車一路開進傳藝中心門口,一下車買了成人票(NT$150),開始了當天令人有如劉姥姥走進大觀園一般的驚喜旅程。園區很大,地圖請點擊進入。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成立於民國91年1月,為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以下簡稱文建會)之附屬機構,組織定位以「政府機構」為主,負責統籌規劃全國傳統藝術之維護、調查、研究、保存、傳承與發展等業務 ; 園區部分屬於公共服務性質及不涉及公權力之設施及推廣業務「委託民營」為輔,雙軌並行。
民國94年2月5日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正案公佈,傳藝中心依法為「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之主管機關,統籌無形文化資產保存、管理、維護及活用之業務。
民國96年文建會為統一事權,成立「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傳藝中心業務則回歸為傳統藝術之典藏、保存、展演、教育、推廣,並作為無形文化資產政策實踐與展示場域。
民國97年3月文建會整合國內現有傳統戲劇及音樂團隊,將性質相近之機構:傳藝中心(含民族音樂研究所)、教育部所屬國立國光劇團(含豫劇隊)及實驗國樂團等機構進行整併,成立「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下設傳統藝術中心、國光劇團、臺灣豫劇團、臺灣國樂團及臺灣音樂中心等五個派出單位,期使傳統藝術之扎根與推廣能發揮更大的功能。
民國101年5月為配合行政院組織架構之調整及文化部之成立,重新整合「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再次更名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為文化部之三級機構,設立三個業務組(綜合企劃組、劇藝發展組、營運推廣組),以及四個派出單位(國光劇團、臺灣豫劇團、臺灣國樂團、臺灣音樂館)。
整體建築中西合併,極簡大方,鄰近冬山河,園區還有乘船碼頭可搭乘遊河,一整個很愜意!

























傳藝中心與親水公園只有一河之隔,可以搭船體驗冬山河之美且可在親水公園下船,動態展示以市街聚落區以及水岸的露天舞台、田園景觀區等之技藝展演活動為主,









傳藝中心透過宜蘭傳藝園區,打造成為傳統藝術的育成平台,建構更完整的傳統藝術體驗場域,並使「國光劇團」、「臺灣豫劇團」及「臺灣國樂團」等三個國家專業劇(樂)團名揚海內外,成為「臺灣之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建築由簡學義、陳森藤、蔡元良、黃聲遠等多位建築師合作,把台灣傳統建築表現得十分精美,讓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園區榮獲『2001台灣建築佳作獎』。
從戲劇館、曲藝館、圖書館、工藝傳習所、目仔窯、民俗街坊、住宿中心至文昌祠、戲台、黃舉人宅....等等,都非常有味道,值得細細觀賞,為了讓各地的遊客,重新探訪即將消失的技藝,更加認識傳統藝術文化,傳藝中心園區的展示系統分為動態和靜態展示,可在進入傳藝中心後,索取語音隨身導覽,在需要時按下導覽的號碼。
靜態展示以『展示館』的傳統工藝美術與『戲劇館文物陳列室』的音樂戲曲相關文物之展示為核心,大漁翁餐廳以及小吃坊提供了多樣的宜蘭傳統美食,街坊中,還有數十家的工藝店家林立,像是古早電影院、 木屐館、戲偶館、陶藝館、玻璃館等,各有特色!
那天我逛了蔣渭水紀念館跟一些金銀錫的展覽都很精彩,但並非所有的展品都容許拍照,所以我只拍了些詢問過可拍的藝術作品,也玩了一些可以互動的創作介紹與設計。



以民間傳說的八仙過海為主題的創作還真不少,個個精品讓人看得驚嘆連連。有傳統也有創新的設計各有風情,也引人注目。










還有一些屬於傳統祥獸如龍的雕塑與剪紙作品,古樸而自然,形氣神俱佳。




















交趾陶的作品更是樽樽靈活靈現,讓人端摩再三,琴棋書畫傳統與現代的元素交融,處處令人驚豔其中的細暱度。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6841宜蘭縣五結鄉季新村五濱路二段201號
遊客服務電話:03-9507711、0800-868676
傳真:03- 9501177
公部門電話:03-9705815.傳真:03-960523
(註) 本文中介紹的圖片與文字,版權歸屬SJKen 個人所有,未經本人書面同意,請勿任意引用、分享、轉載與下載,盜文必究。
全站熱搜